大家好,关于新乐府序翻译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,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新乐府序的文学价值的知识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!
新乐府诗白居易译文
1、太行之路能摧车,若比人心是坦途。巫峡之水能覆舟,若比人心是安流。人心好恶苦不常,好生毛羽恶生疮。与君结髮未五载,岂期牛女为参商。古称色衰相弃背,当时美人犹怨悔。何况如今鸾镜中,妾颜未改君心改。为君熏衣裳,君闻兰麝不馨香。为君盛容饰,君看金翠无颜色。行路难,难重陈。人生莫作妇人身,百年苦乐由他人。行路难,难于山,险于水。不独人间夫与妻,近代君臣亦如此。君不见:左纳言,右纳史;朝承恩,暮赐死。行路难,不在水,不在山,只在人情反复间!
2、太行山的道路崎岖不平,往往使得行走其间的车子损坏掉,但是和人心比较起来,太行山反而成为平坦的道路了。巫峡的水能够使行经其间的船只翻覆,但是如果和人心比较起来,巫峡的水反而成了波澜不起的川流了。人的爱好与厌恶之心反覆不定,喜欢这个人的时候,可以喜欢上了天;厌恶这个人的时候,就说这个人满身都长了疮疤。和夫君结褵不到五年,突然间,两人就从原本恩爱的牛郎、织女星,成了难以相见的参星和商星。古人说:“色衰爱弛”,当时的美人还觉得很怨恨呢;更何况是我的容貌还没有改变,夫君的心却早已改变了呢?为了夫君,我把衣服薰得香喷气四溢,夫君闻到兰麝的香味却不觉得香;为了夫君,我努力的梳妆打扮,夫君看到我满头的金翠却仍然觉得颜色如土。人间路实在很难走啊,也很难陈述啊!生在世间,最好不要生做女儿身,因为身为女人,百年的苦乐都要随人而定。人间路实在很难走啊,比登山难,比入水难。不只人间的夫妻容易有反覆,近代的君臣关系也是如此。你没看到吗?左边“纳言”,右边“纳史”;早上才承受皇上的恩典,晚上就被皇上赐了死。人间路实在很难走啊,不在山之高,不在水之深,只在人心反反覆覆之间而已。
为什么新乐府白居易成就大
1、白居易主张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。
2、新乐府运动,诗歌革新运动,由唐代诗人白居易、元稹、张籍、李绅等所倡导,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,发扬《诗经》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,使诗歌起到“补察时政”,“泄导人情”的作用,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,故名。
3、“新乐府”一名,是白居易相对汉乐府而提出的,其含义就是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,故又名“新乐府运动”。白居易是新乐府的创始人和领袖,创作了大量的新乐府诗,故其成就为大。
4、这类诗的特点是:自创新题,咏写时事,体现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。
乐府格律
1、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,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,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,后人统称为汉乐府。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(1976年在秦始皇陵区出土了一件钮钟,上书错金铭文:“乐府”,2000年在西安秦遗址出土“乐府承印”封泥一枚,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史实,乐府始于秦朝而非汉武帝时期。)
2、乐府是汉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音乐的一个宫廷官署。乐府最初始于秦代,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。公元前112年,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,主要掌管音乐,并监管搜集各地的民歌,配上音乐,便于在朝廷宴饮或祭祀时演唱,乐府搜集演唱的诗歌被称为乐府诗。
3、根据《汉书·礼乐志》记载,汉武帝时,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、制订乐谱的机构,名叫“乐府”。后来,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,或者简称乐府。到了唐代,这些诗歌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,但这种形式却相沿下来,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、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。
4、唐代诗人作乐府诗,有沿用乐府旧题以写时事,以抒发自己情感的,如《塞上曲》《关山月》等,也有即事名篇,无复依傍,自制新题以反映现实生活
5、宋代时,郭茂倩将所有乐府诗歌汇集到一起,编成《乐府诗集》,如《木兰诗》(南北朝时期
OK,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